标签归档:海南

南麻村的风水林

南麻村风水林
风水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风水林是指为了保持良好风水而特意保留的树林,为华南不少乡村的特色。不少村落在选址时,考虑到风水上的因素,通常会在茂密的树林旁兴建,令其成为村落后方的绿带屏障。由于村民相信风水林会为村落带来好运,因此他们都会着重保护风水林。他们更会在风水林栽种具有不同实用价值的树木(如果树、榕树、樟树及竹等),使风水林有其实质经济价值。
分类
挡风林
挡风林又名挡煞林。风水学上有“煞气”这一说法,煞气会损害人的健康、财运和寿命。山间盆地在内部的小河或小溪流出流入处会有缺口,如果这个缺口对着西北方向或者东南方向,便会有煞气进入。所以这些地方就需要种上挡风林以挡住煞气。
龙座林
一些建在山坡上的建筑,如果后山没有树林就会被雨水冲刷,周围的风力相对也比较大。这些后山就要种上龙座林。这种风水林因种在房屋后山,形如皇帝的座椅而得名。
下垫林
建在河边湖畔等水体旁的房子,即使是有龙座林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下垫林种在河边或湖边,以避免头重脚轻。下垫林也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其他种类
坟墓周围种植的树林,庆祝结婚种植的树林,生孩子的添丁林,新房子建成的新房林,这些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风水林。

南麻-只有三户人家的村落

茂密雨林中走了两天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南麻村。南麻只有三户人家,在附近种了很多树。

年老的妇人脸上有刺青,因为觉得拍照不礼貌,就只拍了一张背影。男人都在抽水烟,第一次亲眼见到,很有趣的。

向他们询问过是否看过绯胸鹦鹉,并张贴了宣传海报后,稍事休息,吃了两块压缩军粮,就走上回方宏村的路…

继续阅读

我们的野性生活

鹦哥岭是海南之行的第一站,原本是计划去道银村,后来改为参加保护区的绯胸鹦鹉同步调查,并选择了最辛苦的南麻路线,也因此在保护区的茫茫密林中生活了近四十八小时,野果山菜,埋锅造饭,帐篷露营,好一番野性生活。虽然此行见到的鸟雀甚少,却从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林员和同行鸟友身上都学到很多,收获了一份难得的体验。

继续阅读

木瓜的故事

同行鸟友辛夷文笔工夫了得,木瓜故事继续引用:)

———————————————————-

作者 辛夷

路上,卢刚说今晚有酒喝了,已经打电话给这里的护林员,让他送酒过来,我们晚上回来可以有酒喝了。
翻过木栏就看到前面有个小木房子,营地到了。
最先看到的是一条溪,溪水上被阿公拦截起来做了个很小的水坝,说是可以发电。(雨林间的微型电站 https://idealera.com/2011/01/570/
小木房子门锁着,主人还没来,我们将行李放在外面的木床上,继续把不用的东西留下,整理出一个小包,今天要继续的徒步。
在等护林员的时候,我一下就看到了那棵木瓜树上的大木瓜,一看就熟透的样子,我问财瑞,这个木瓜可不可以买下来吃,他说:等我们晚上回来,如果主人还没来就吃掉它,反正熟透了也要掉下来,浪费了。我心里就盘算:那主人回来了我们一样可以吃掉它,可以向主人买下来啊。他们叫我们认木瓜树的年龄,看叶柄留下的那个疤痕,同一年的疤痕是一样均匀的,这棵木瓜树长了三年,而这个大概7斤重的木瓜在树上生长了半年了。
穿过黑暗的河谷,我们看到阿公阿婆已经在他们的田里劳动了,早晨还枯竭的田,现在已经开始往里注水,他们要开始种水稻了。
财瑞说婆婆把木瓜送给我们吃了,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木瓜,哈密瓜那么大的木瓜,自然成熟的木瓜,很多水份的木瓜,一片下去就感觉很饱了,但是看着还有没吃完的瓜,忍不住又分吃了半片,他们三个护林员则把木瓜的种子包起来带回家,明年他们家就有这样的木瓜树了,我喜欢木瓜树,笔直的树干,漂亮的大叶子,像撑着一把绿色的大伞。
相信很多人会对着这个木瓜留口水的。

雨林间的微型电站

应该是十二月三号吧,晨起,收起帐篷继续前行,大约半小时后到了昨天计划中的营地。小溪上人工砌起了一个小小水坝,保护区的卢老师说是用来装发电机的。可惜机器没装,当时啥都看不到。

傍晚,我们回到营地时主人家已经回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人家重新修整了下水坝即开始按照发电机。没一会这微型电站就运转了起来,可是光线实在太暗,金色的灯丝就好像林间燃起了一颗微光的星星。

继续阅读

鹦哥岭的变色树蜥

鹦哥岭林间穿行的小小收获,辛夷写的很详细,我就偷偷懒吧。

和变色树蜥的亲密接触

作者 辛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0fbd00100n53u.html

海南第三天,参加鹦哥岭保护区的绯胸鹦鹉同步调查南麻组的活动,走到霸王岭保护区的松树林里,一路上没看到什么,正念叨呢,路边在找啄木鸟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小家伙,趴在我脚边不远的一棵倒伏的树干上,也不怕人,我用小数码靠那么近,它纹丝不动的趴那,浑身遍布的麟片像武士的铠甲,背上的脊突是它的武器,早上离开河谷的雨林上山后就没看到啥,这家伙的突然出现,让我们立刻有了活力。

也没绕出有多远,不知道怎么发生的,路边灌丛里就跳出一个东西,一下扑到我的腿上,低头一看,哈,是这家伙,抱着我的腿:喂!你啥时候见过这样颜色的树干啊?

它这一扑上来还就不动了,我也不敢动了,怕把它吓跑了,旁边卢刚老师、理想年代、财瑞可过瘾了,一个劲的拍,我只能拍到这样的镜头。想起有年过年在镇江的小公园看到两个男孩子,肩膀上就趴一只绿色的蜥蜴。我这可是它心甘情愿的跳上来的,我也不能不走啊,试试挪动下脚,第一步,没啥反应,第二步,就一下的跳到路边草丛里,也不跑远就在脚边呆着,看来还真有不怕人的动物。

就这一会功夫,脖子开始变色了,还有脑袋顶部,颜色开始变深了,和我的裤子颜色靠拢,真想多观察会,看它最终会变成啥颜色,但是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没时间和它呆了。

那瞬间有带它回家的冲动,做我的小宠物吧,我知道这是身体里的魔鬼在作祟,动物该有动物的家园,它是属于森林的,再见了小家伙,你短暂停歇的大树要远行了,我喜欢你!

继续阅读

行走鹦哥岭

2010年12月1日至8日,一次特别的海南之旅,白沙县鹦哥岭-乐东县尖峰岭,海南八日完全没有见到海,每天上山下溪,穿行在热带雨林之中。第一次参团出省观鸟,观鸟之余还体验到了热带雨林的原味生活,很特别的旅程,很多不一般的收获。

同行伙伴的记录:

海南观鸟的那些日子

海南的观鸟的计划源于青海观鸟的结束,川西以后的我们提前结束了观鸟活动,到达西安在吃晚饭的时候,果老说他12月份去海南,这一个海南点燃了我脑中的火花,海南,终究要去的,扳手指算了还有去海南的假期,那就去吧!
11月的时候,理想年代突然从Q里跑出来问我:12月哪里观鸟好?我随口就答:跟我去海南吧!
这个活动没敢在论坛发帖,怕人太多变成旅行团,不想还是一个扯一个的最后扯到9人,加上果老北京的两个,这个观鸟队伍就变成11人了。可惜老枪回国迟了点,没赶上我们的行程。
原来的计划是去鹦哥岭的道银,李飞已经把道银的资料都发过来,临行前十多天的样子,鹦哥岭保护区的护林员拍到了一只绯胸鹦鹉,这个发现让保护区很重视,决定赶快做一次绯胸鹦鹉的同步调查,李飞邀请我们这只算得上浩荡的观鸟队加入他们的调查中去。我想反正调查也是在野外走,一样可以看鸟,看鸟的机会啥时候都有,去保护区体验一下做调查的经历也是很不错的。况且我们这次的观鸟行程很宽松,做完鹦鹉调查可以继续去尖峰岭观鸟…

仙游访琼州-玩命走天涯

2010,11,30,在神仙果老的号召下,毅然抛下手上工作,登上南飞航班,感觉长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扑到大自然怀抱、飞到热带原始森林里去了!可能也正是由于激情多过理性,造成我准备不充分,给果老和同行鸟友徒添烦乱,也借此对无私帮助我的朋友们说声谢!
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接受果老点化打开了另一扇自然之门,(前一扇所指当然就是观鸟了)带着微距之眼,察看大自然神奇的微观世界,察看神奇的暗夜世界!我知道这回中毒肯定无药可救了,注定会是一次影响后生的旅行,随着时光流逝,它会慢慢沉淀为最珍贵的记忆结晶…

海南岛杂七杂八:鸟少,蛙蛇多

12月初北京、南京鸟友11人在海南岛玩了一周,我没拍到几种鸟,倒是每晚的夜拍收获颇多,有蛙、有蛇、有蛾、有虫、有鱼、有蟹……,热带的夜晚实在精彩!微距头、闪光灯、强光手电、强光头灯都发挥了很大作用。白天拍鸟,夜里接着拍到一、两点,每天工作16小时,这样的日子实在累死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