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云10年 因爱重生 ——爱德基金会助力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培 黄洁瑜 发布日期:2018-05-15

在田间劳作的大娘

香港志愿者和村民一起讨论重建细节

爱德公告栏还在沿用

“爱心粮仓”结实耐用

这件“爱的冬衣”,何茂香至今留存着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里氏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中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元年”也因此开启,中国慈善迈入新时代。

     作为一家从1987年就开始涉足救灾领域,并长期关注灾后重建等工作的民间公益组织,爱德基金会于地震当天就派遣员工奔赴灾区,开展灾情调研及需求评估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在随后的两年中,爱德基金会专门设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办公室,以绵竹市卧云村为主要项目区,在四川、陕西两地的24个重灾区(县)陆续开展了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项目活动,包括紧急援助计划、复课与成长计划、生产恢复计划、残障康复计划、饮水恢复计划、民房重建计划、心理支持计划以及社区重建与发展计划。

     据统计,在参与汶川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爱德基金会共捐助金额逾5200万元,受益人口达16.2万人。    

■卧云的春天

     4月底,素有“大蒜之乡”美誉的卧云村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行走阡陌,风吹麦浪,那一片片明亮的黄和娇嫩的绿交织在一起,似乎为人们的心涂上了一层春的油彩。

     初入村口,一条条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爱德当年设置的路边宣传栏虽然历经10年风雨有些斑驳,但仍然竖立,发挥着它的作用。爱德曾经参与援建的一座座农家小院分布在道路两侧,带有花纹的墙面瓷砖还像刚刚建成时一样光亮。房前晒着大蒜、油菜籽等作物,小黄狗慵懒地趴在地上晒太阳,享受着美妙的午后时光。

     卧云村的重建房屋是爱德基金会香港志愿者设计的,不仅坚固实用,还兼顾了美观和住户需求。曾经驻卧云村33个月、参与灾后重建的爱德项目人员束俊松介绍,房屋重建时,除了国家给予的补贴外,爱德还按照家庭人口数,向村民发放重建补贴;若子女与老人同住,再给予额外补助。原卧云村书记高乐华感慨道,爱德这项鼓励政策目光长远,促进了卧云村的家庭和睦。

    漫步卧云村,6座十多米高的水塔分外醒目,它们保障了全村16个村民小组近千户的正常饮水需求。地震发生后,村里原有的水塔大部分倒塌;没有倒塌的,由于地下水变化,也已经不能出水。为解决村民的用水问题,爱德特邀地质专家和专业打井队,深入地下50米,为村民寻找水源。有了水源还要解决入户问题,爱德又主动联系水管供应商,货比三家后购入水管。卧云村村委会主任吴国富说,地震前,村里的水管经常出现开裂、漏水的问题,而爱德铺设的水管除了意外碰坏,几乎从未出现质量问题。

     说起爱德在灾后为卧云村恢复生产提供的有机肥,村民交口称赞,“有机肥好,不伤害土壤”。“以前都用化肥,现在已经习惯用有机肥。虽然长得慢点,但是健康好吃啊!”     村民税玉香热情地邀请笔者到她家中参观当年爱德发放的“爱心粮仓”。“这些铝制粮仓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现在村里还有不少人家在用。真的耐用,防潮防虫防鼠,装满粮食全家一年都吃不完!”

     在村口,有一家名为“山边边柴火鸡”的农家乐,老板是24岁的王亚军。10年前,还在上初中的他经历了那次刻骨铭心的地动山摇。在后来的重建过程中,王亚军成为了爱德的志愿者。当年的王亚军是一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后来认识了爱德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学到了知识,长了见识,结识了很多各地的志愿者朋友,感觉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地震的伤痛真的在渐渐淡忘”,王亚军说,“爱德的哥哥姐姐们让我学会了乐观、坚强和永不放弃。”

     爱德人用真心和实干赢得了全村人的信任和尊重,并让公益的种子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原卧云村村支书高乐华说,在2008年以前,如果哪里发生灾难,号召村民们捐款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经历了汶川地震,大家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公益慈善也有了更多的信任。“如今,大家要是得知哪里发生了灾害,都会自发性捐款。因为大家知道,这些钱捐出去了,有像爱德基金会这样的组织会第一时间将资金落实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身上,就像10年前大伙儿帮助我们一样。”高乐华说。   

 ■漫漫重建路

     地震发生时,虽然从各种渠道知道了汶川灾区的情况,但从繁华、安定的香港进入汶川灾区时,爱德基金会(香港)执行总干事汤启康还是“很震惊,觉得不寒而栗”。

     汤启康记得,一路上看到不少民众绝望地站在马路边,嘴里念叨最多的是“不想活了”——他们的生活,和很多大型建筑物上的钟一样,都停在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很多原来矗立在村头纪念古代伟人的石像以及村里的梁柱、水塔一样,因地震而扭曲、甚至倒塌。

     在紧急救援告一段落后,2008年7月,汤启康再次来到这片土地。与他同行的,还有几位来自香港建筑界的专家志愿者。加上已驻扎在卧云村“爱德基金会汶川地震重建办公室”的爱德员工,一个有心有力的爱德灾后重建团队,逐渐稳固。

     彼时的卧云村,虽然废墟依旧,村民们仍被集中安置,孩子几乎没有可以玩耍的空间,但有些苗头已经悄然出现。比如有些村民会开辟范围很小的地种菜,有的村民开始再做点小买卖。这种新生的苗头,让爱德团队欣喜又更加心急。

     在加紧研究“战术”的同时,“战略”上,大家一致坚持:重建需要考虑到村民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村民本身需要成为重建工作的深度参与者;既要尊重村民的诉求,也要讲求科学性、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心房”也亟待重建。

      这个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都和卧云村老百姓截然不同的爱德团队,磕磕碰碰地开始了漫漫重建路——

     在规划阶段,团队充分考虑了卧云村的地形气候、抗震需求、未来产业结构等因素,把新村设计成“聚居”模式,让更多的土地集结成片,方便村民大规模耕种或出租;在建筑阶段,尝试把规划的理念、建筑的知识设计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并通过动画、三维模型的展示,让村民对“怎么建”和“为什么这样建”有了直观认识,从而能亲自参与重建;在验收阶段,组织村民进行多轮交叉“隐蔽验收”,让村民能够互相帮助和监督,保证重建房子的质量达标……     同时,以房屋重建为中心,爱德团队还通过生活用品援助、修复水利工程等举措,帮助卧云村村民逐渐恢复了生活和生产。

     变化,在悄然发生。     爱德团队希望新卧云村重建完成后,能让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焕发新生。让大伙儿欣喜的是,有些变化,在重建过程中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会主动进行“质量检验”,遇到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比如砖块),会告诉施工队“这要退回去”;当房屋重建的一个步骤完成时,村民会主动拉着专家志愿者往家里跑,进行反复验收;有些村民热情地把专家志愿者教授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到邻村、带回了娘家……    

■爱德理念在延续

     爱德在当年的重建中,十分注重调动妇女的力量,培育她们的重建能力。所以,卧云村重建委员会中有了相当一部分妇女代表。她们不仅学习房屋建设知识,还参与到一些决策以及协调工作中。当年28岁的田文敏就是其中一员。用田文敏的话来说,在当选重建委员会妇女代表后,她自己都懵了,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后来,在参加爱德的各种主题培训,并将所学运用到协调村民、工程监督等工作中后,才逐步找到感觉,自信心和大局观都是在这段时间“修炼”出来的。如今,田文敏已经成为卧云村的妇女主任。

     在卧云村村委会,笔者突然被一阵欢快的音乐声吸引了,原来是卧云村文艺队在排练。地震发生前,卧云村文艺队只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松散组织。地震发生后,大家就无心于此,直到爱德来到卧云村。

     文艺队队长田运会回忆道,“记得那是地震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爱德要举办一个中秋联欢会,组织村民和文艺队表演节目。那时,大家没心情去筹办,爱德的工作人员就耐心开导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要迎接新生活!”田运会说,她们后来体会到了爱德人的苦心。其实,举办这场联欢会就是想让村民能够尽快从绝望和悲痛中走出来。就这样,文艺队的成员调整心情,开始集结。一开始人不多,通过爱德组织的一场场活动,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爱德在最困难的时候凝聚了我们这支文艺队,让我们的心找到了家。”田运会说。现在,这支文艺队不仅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每年还参与大大小小各种演出十余场,成为卧云村的一张“文化名片”。

      爱德在提供基本人道主义物资救援,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灾区基本生存条件的同时,特别注重目标社区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以各类社区恢复重建活动为平台,推动社区群众共同参与,营造民主团结、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关注社区整体功能的恢复和完善,促进社区组织、文化、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社区的灾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海内外捐赠人和志愿者的爱心支持下,卧云村焕发出了新生。那些曾经遭受重创的心被外界的热情和奉献、关爱和鼓励所治愈,且愈发坚韧、积极。10年的时间很短,以至于还能看到有形的水塔和粮仓;10年的时间又很长,无形中的理念和精神通过岁月的沉淀仍在继续浸润着、感染着每颗善良的心。